如何看待经济数据和经济增长
时间:2024-12-10 16:35:50来源:中国经济网

来源标题:如何看待经济数据和经济增长

在当前时间点上,既要做好今年工作复盘,也要研究明年经济工作。无论是回顾还是展望,都需要对经济数据作深入的分析,对经济形势作全面的判断,对经济政策作密切的跟踪。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趋势,最近出现一些声音,有的故意散布一些悲观情绪,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,引导各方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增长。

首先,当前中国经济的边际变化是积极的,政策效果正在显现。存量政策中标志性的以旧换新政策,在9月份开始发力,对消费已经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。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增量政策后,10月的经济数据出现明显好转,特别是消费、服务业、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较强的回升态势。近期11月的部分高频数据也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活跃度在上升。也就是说,经济数据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比较积极的边际变化,这可以支撑一个判断,即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是在真实发生的。而目前的变化,还只是增量政策初步效应的体现,随着政策加快落地、效应持续释放,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长曲线一定会在四季度有所回升,并对下一步的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。

其次,对经济数据的分析,要有专业精神。对经济数据有一些疑问,是正常的,关键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,在分析数据的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。统计部门的数据与市场机构的数据是相互验证的,并没有偏离大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结果。今年有7个月的时间制造业PMI指数都低于景气区间,房地产投资销售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,这些都在统计报告中作了如实反映。之前部分数据不理想时,倒没有谁出来质疑,而一旦到了经济数据出现回升的节点,就有人忙不迭抛出一些耸人听闻、渲染恐慌的观点,仿佛见不得中国经济好似的。这并不是一种“客观”,反而带有明显的博眼球意图,甚至不排除有配合做空的动机,对此要加以辨识。

第三,对于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间的差异,要加以重视。宏观数据会在整体上反映经济情况,但由于部分统计民生调查指标呈偏态分布,平均数的应用和对比会出现感受偏差。不同地区、不同企业、不同人群的情况千差万别,在加总微观数据时可能存在对冲情况,结果是其波动性和差异情况反映在宏观数据上可能只是小幅的变化,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情况就会被忽视。中央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,明确要求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。近年来许多政策都瞄准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,就是因为看到了这部分群体在经济波动中的脆弱性。这一次的增量政策,一个重要原则就是“惠民生”,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,就是希望政策能实实在在让每一个家庭都感受到温暖。

第四,信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增强信心。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,看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。只会动动嘴皮子说点不着边际的忽悠话,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有些论调对于做事的人来说也很不公平。当前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。一揽子增量政策最鲜明的特点,就是没有回避问题,而是直奔问题去。有些问题相互之间环环紧扣,就需要去解开链条,如化债就是具有源头效应的政策举措。经济形势的边际变化会带来信心的逐步积累,这需要一个过程,但对于解决问题的决心不用有丝毫怀疑。

第五,对2025年的经济政策,是可以有期待的。目前市场上对明年的政策有一些预测,先不论是否靠谱,至少都反映了一种期盼。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说要“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”,也就意味着,明年既会加快政策落地,也会有新的政策出台。我们相信,金融部门下一步会继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支持,也会采取适当措施阻断或弱化金融市场风险累积。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继续发行并进一步优化投向,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。据了解,现在项目储备库里的项目数量和金额是充足的,这对经济将是实实在在的支撑。

第六,对于中长期的发展,明年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。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,历来都是把短期和中长期放在一起谋划。而2025年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年,既要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,也要谋划好下一个五年的发展。在各个领域研究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过程中,会推出一批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、重大政策、重大改革等,这些都是经济工作的“加法”,会为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很强的确定性。对市场而言,跟踪“十五五”规划,就是与国家发展同步同频,就容易找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。因此,2025年会是政策层的“规划年”,同样也可以成为各个机构、各家企业的“规划年”。

第七,要把预期管理放到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位置,各方共同呵护好希望的火花。这一次很多政策手段是过去没有用过的,而宏观调控与舆论的互动更是过去几乎没有经历过的,同样是十分宝贵的财富。对于市场上的声音,要区别对待。绝大多数市场机构的分析都是很专业的,只是由于分析人士缺乏直接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,存在天然的“视角差”,今后可以加强沟通交流,多搭建一些传递信息的通道,让市场更好地了解政策的真实考量。对于其中一些质疑或批评的声音,只要不是恶意的,就可以作为政策制定的“蓝军”看待,希望有的观点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。当然,对那些脱离了经济动机、恶意唱空中国的声音,则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澄清批驳,绝不能让带节奏的言论损害中国经济肌理。

中国经济的前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,经济的前景也是大家生活的前景。唉声叹气、一味抱怨无助于经济增长,对个人和家庭而言也没有意义。越是在遇到困难的关口,越需要上下一心、众志成城,大家都多干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,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好起来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(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 煜)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开幕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机遇

   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(记者 苏婧欣)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开幕式14

  • 前三季度北京投资增长快、效益好、活力强

   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,前三季度,北京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

  • ​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“禁毒宣传进社区”活动

    为提高辖区群众识毒、防毒、禁毒能力,广泛宣传禁毒知识,引导社区居民

  • 基金卖出看估值还是净值?基金卖出好还是赎回好?|焦点报道

    基金卖出看估值还是净值?在进行基金卖出操作时,应当关注基金的净值

  • 重点聚焦!青海田径锦标赛,青少年展风采

    9月20日,2024年青海省田径锦标赛在贵德县开赛,来自青海省各市州、

  • ​情暖老干部 传承敬老情 共筑和谐梦——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中秋节慰问退休老干部

    中秋节到来之际,受局党组委托,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陈

  • 广西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新增首超个人缴费新增 世界热点评

    ■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

  • 世界信息:中国证监会:依法依规稳慎做好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工作

   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(记者 陈康亮)中国证监会30日表示,将依法依

  • ​西平县安委办组织专家对涉尘涉爆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指导 新视野

    为有效防范和遏制涉尘涉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,切实保障涉尘涉爆生产

  • 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农业科技/食品科技赛道在平谷开赛 世界即时

    为挖掘农业科技创新潜力,支持农业中关村建设,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

  • 首付、房贷利率都降了!多地迅速落实新政

    自5月17日,央行接连发布三项事关房贷的新政策后,各地落地和执行相关

  • ​西平县成功救助放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——苍鹰

    2023年12月14日上午,西平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接到芦庙乡合庄村委古垛村

  • 水飞蓟提取物新团标发布 选优质护肝产品有新标准|全球看点

    快节奏生活下,加班熬夜、沉迷娱乐舍不得睡等诸多爆肝方式影响着人

  • 2023年库尔勒香梨收购指导价

    8月19日,巴州库尔勒香梨协会2023年会员代表大会召开,广泛征求库尔勒

  • 三大指标居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业持续领跑

    8月10日,中国船舶黄埔文冲获得4艘38000吨多用途重吊船订单;8月8日

  • 2023年中国碱性制氢电极市场有望实现翻番增长

    2023年中国碱性制氢电极市场有望实现翻番增长“双碳”目标指引下,以能

  • 民生
    • 重庆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暨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

    • 世预赛客场挑战澳大利亚队 国足调整心态迎硬仗 焦点热闻

    • 环球热门:踏入黄金回购“迷宫”应当留神哪些“坑”

    • 天天速看:贵州“Z世代”苗族女孩染出非遗新时尚